学院2018年度工作要点
一、探索并开拓“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工作
1.构建“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紧密把握国家“一带一路”、“互联网+”战略布局,突出“涉外商贸”办学特色,以打造特色专业学科群和特色学院为契机,在“阿里班”的办学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联合阿里巴巴及服务商(跨境电商)、腾讯、IBM微软产品(嘉兴)实训基地(软件工程师、大数据、H5、人工智能、云计算)、富熊源创(共享与分享经济)、凤凰教育(数字传媒)等构建“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提升产学研创新示范平台工作内涵与产教融合服务能力。
2.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积极筹建“对外交流合作”相关部门,依据学校办学定位与专业学科建设,大力引进知名企业参与办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前期通过“以培促教”等方式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工作,进而构建教育与培训融通发展立交桥格局;积极申报教育部“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学基地”,以该工程“万企千校”计划为契机,推动“产业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加强岗位认证,推动精准创业就业,进一步推进学校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工作。
3.开办“希尔安产教人才班”
继续发挥好我校(合川区)微型企业高校指导站作用,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和企业为导向,会同合川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合川区团委、合川区人社局、合川区工商局、合川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合川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等区级部门,以园区重点支柱企业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希尔安产教人才班”为契机,打开校地产教合作育人突破口,进而示范并引领校地融合工作,进一步增强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
4.发挥实习生流动党小组和校友会的作用
为弘扬“中共一大”会址、嘉兴红船精神,结合校友实习就业聚集区,依托合作单位,建议在学校校友会的基础之上分别在上海、嘉兴设立“实习生流动党小组”、“长三角校友会”,以此进一步沉淀校友资源,拓宽校企合作朋友圈,积极发挥广大校友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
1.加强校地双创资源对接
进一步聚集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我校创客学院的基础上,融入合川区团委、重庆市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合川)十三分会、合川区青年创业协会、合川区微型企业协会、合川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等双创教育资源,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势互补,在创新创业培训、双创导师培养和创业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开展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工作
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功能,稳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材、师资、科研、实训)建设工作;引进国内知名双创教育机构万学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开展“万学创新创业人才实验班”,申报并打造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教学参考“样板”。
3.增强众创空间的运转效能
依托“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和校级引入的产教融合项目等多方资源,引项目落地众创空间,以产业项目为牵引,鼓励在校学生结合专业积极参与项目实训与实践活动,赋能专业技能实战训练,驱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实现众创空间有效运转,力争评选为2018年市级“优秀示范众创空间”。
三、夯实“双学历”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
提高我校师范教育类、同质化和就业困难类专业预警,进一步夯实第一学历(专业)与第二学历(专业)学习通道,鼓励在校生利于业余时间实现“跨院校、跨学科、跨专业,复合选修第二学历(专业)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双学历(1+1≧2)的“跨界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我校毕业生双专业知识的获得感与双学历文凭择业的优越感,为谋求学校新发展和未来“转设”积蓄新动能。
四、强化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标准衔接工作
以教育主管部门有关专业建设和国家职业法规调整为依据,发挥现代教育与培训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运用好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杠杆,加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培训证书”双证教育工作建设;特别是针对师范专业认证改革工作和财管类专业职业新政策调整,充分利用好“教师资格考试培训中心”和“财税技能考试培训中心”两大校企平台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以考代培、以培促教”的方式,充实与服务课堂教学和专业转型建设,促进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统一,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准入”资格认证率和毕业岗位对口就业率,促进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
五、抓好团队建设和提高工作治理水平
大力弘扬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奋斗精神,以党建带团队建设,激发工作新潜能;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办学方向、办学定位、产教融合等主要文件精神的“学习力”、“领会力”和“贯彻力”;继续发挥团队“三心三力”工作精神;依据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培训服务项目工作的审批立项、监督与管理工作,适时调整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为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现代教育与培训学院
2018年3月1月
协同创新,赋能办学
现代教育与培训学院2018年度工作总结述职汇报
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中对我院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在抓好常规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转型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有利于学生专业提升、满足市场需要的素质、技能培训。探索引进社会前沿、成熟的社会资源、培训机构和平台进校园,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为此,我院围绕“协同创新,赋能办学”等方面展开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组织建设
新时代、新作为。学院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和研讨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学校分类发展实施方案》、《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文件精神。我院协同机关二总支三支部在全校35个基层党组织中脱颖而出,继2015年荣获学校“创新型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以来,于今年再次荣获“七•一”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部门教职工实现了“中共党员”身份全覆盖。理论学习和党建工作进一步提振了团队精、气、神,这是我院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
二、基础性工作发展“夯实”
1.我院协同教务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和海源物业公司进一步规范全校培训项目的审批立项、招生宣传和助学管理等工作。
2.我院协同铜梁校区管委会,针对大一新生全面开展《专业学习生涯规划》入学教育活动,以学科专业就业为导向的“学科交叉”和“专业分流”的双学历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有序推进。
3.在教师资格和财税技能两大考培中心工作中,我院协同并服务于各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成功将重庆市合川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培训基地落户我校,指导了首届师范生教师资格认证“国考”;协同并服务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首次引入人社部国际财务管理师“涉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提升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4.我院与知名公招考试教学机构中公教育联合组建“国家公招考试服务站”,开始系统化和专业化培养高质量就业人才。
5.为配合教务处、学生处大力实施提振教风、学风计划,我院联合陶行知先生纪念馆成功举行了“行知精神和行知思想”高校巡展工作,合川日报、合川电视台为此对我校教风和学风提振计划给予专题报道。
三、校、企、政“抱团”共赢
1.继续推动我校深化与合川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团区委、合川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双进双引”品牌活动,联合签署了《重庆市合川区校地共建与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于合川工业园区知名企业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成功开办了合川首个希尔安产教人才班,实现了“校地共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抱团发展,合川日报、合川电视台等媒体给予报道。
2.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我院协同跨境商务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整合资源,继续深化与阿里巴巴、腾讯云合作,成功获批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立项建设。在我校召开的项目启动大会上,重庆市教委民办教育处有关领导对学校近年来办学所取得成绩给予高度赞扬。.校、企、政联合组建了“重庆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被“一带一路”门户网(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CCTV央视网、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给予报道,重庆市委组织部《全市人才工作信息简报》中将该基地作为市级“重要平台”进行全市通报表扬。
3.第二届“阿里班”已经分别赴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和中国(上海)自贸区成功参加人才定向实习就业专场招聘会(100%签约),进一步彰显了我校“涉外商贸”办学特色和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办学方向。
四、办学品牌“溢价”效应凸显
历经10年办学发展,学院常规教育与培训工作稳中求进,逐步从单一的“创收”认知层面转型升级为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效”层次,以产促教,赋能学校办学发展。
1.在团市委的指导下,我院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六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了“重庆青年创新创业学院”,团市委党组成员、胡栋副书记亲自为我校颁发教学基地牌匾。
2我院成功入选工信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试点建设,.阿里巴巴跨境数字经济产教人才培养项目分别获得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立项建设和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立项建设。
3.推动我校成功被教育部主管单位认定为“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学基地”,可获得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万企千校”平台2万余家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求职岗位技能培训补贴资金(300-10000元/生)支持。
4.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教育部2018年产学协同育人大会活动中,我院从900余家参会的高校和企业代表中脱颖而出,受到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的亲自接见并给予我校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方面开展的应用型人才教育与培训工作高度的赞扬和鼓励。
五、未来展望与愿景
继续带领工作团队抓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根据《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分类发展建设方案》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工作要点,充分发挥我院“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办学优势,努力构建教育与培训融通发展立交桥,不断书写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奋进之笔!
现代教育与培训学院
201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