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校2014年工作要点,落实“坚持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总体要求,我院将开展适宜性教学,加快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融通发展立交桥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学校发展方向,继续夯实我院“第二学历、职业认证、海外就业、涉外通关和微创培训”五大板块工作,明晰各板块横向与纵向发展关系,完善“2565”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和学习引导,进一步创造“学生购买继续教育服务”的机会性与积极性,确保2014年学生报名与报考率较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继续巩固第二学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整合主考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加快第一专业与第二专业之间公共基础课、专业公选修课之间的课程免修与课程互认,建立“互补相长”的教学机制,减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多重性”课程学习压力,增强学生自主选课权利,提高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使本年度跨院校、跨专业复合型课程选修人数不断提高,扩大我校在同类院校中双学历办学形式的影响力。
随着政策宣传引导和办学治理水平的提高,逐步淡化职业证书培训办班以效益为中心的误区,进一步提高二级学院对有关双证教育工作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水平。结合学校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与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沟通与交流,落实有关“学历证+职业证”双证教育在创新学分制度中的具体体现与实施,配合教务处出台可操作性的双证教育实施办法,力争在本年度双证教育制度的具体实施有效的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发展。
围绕学校专业特点,梳理我院举办的特色培训班(涉外通关、海外就业)工作,加强与各相关专业二级学院联系与交流,争取在本年度以一至两个专业为突破口,取长补短,重点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师资配备、学术交流)以及学生管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定向就业)两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特别是加大“实践教学”植入力度。通过建立特色专业与实验教改班,进一步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社会影响力与市场导向竞争力,真正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无缝衔接,融通发展。
引入和建立以职业倾向测评为“前置”的职业认证实验平台,即:学生先参与职业倾向测评,通过科学测评参考意见,明确自己今后适合干什么?职业倾向是什么?之后,结合自己的职业倾向有选择性的参与职业认证教育,改变原来学生“被动式”参与非学历教育为“主动式”。这样有利于我校科学培养人才,很好的促进教育与培训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进步一步丰富学校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更好的实现“以服务教学为中心”的适宜性办学。